图片
张寅生,1980年中师毕业,担任过中小学教师,从事过企业宣传和党务工作。爱好文艺,喜欢写作,先后在行业、地方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过各类文章。
丽江在我眼里是有些神秘的,这或许缘于一些传说。丽江本土的纳西族,是一个古老的民族,其民风并不为许多人所了解。正因为它神秘,才会让人想去一探究竟。
听说我要和妻子去丽江,耄耋之年的父母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,看来网传的东西影响力不小。我们是60多岁的人了,本来也不喜欢跟团游,只是想去丽江看看,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,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。
八月底的丽江,刚过了旅游旺季,可出了火车站,打车的人仍然很多,网约的车迟迟不到。司机打来电话说站前车辆太拥堵,让走出百十米去乘车,我们很配合。
图片
司机是当地人,一个纳西族的汉子。他说和我通电话挺顺利的,不像有的客人,上车地点他说了好多遍人家也没听明白,双方都急得够呛。他说是我语言分辨力强,我说是他普通话说得不错。在我俩的互相“吹捧”中,车内气氛很是轻松。他肤色有些黑,在用微信跟人聊天时的话我半句也听不懂,那就是他们的纳西族语言。他有些诧异,问我怎么能错开高峰期来丽江旅游,他不相信我已退休三年了。他自报年龄47岁,会说纳西话但不会写纳西文字,他的下一代能听懂纳西话,但基本上不说了,他说丽江外地人很多,他们的生活被逐渐汉化了,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。看他挺友好,又很健谈,我便问这问那,他都耐心地回答,打个网约车顺便请了个导游,我很感激他。
入住距古城不远的一个酒店,这是由叔侄俩四川人开的。叔叔来自攀枝花,侄儿是成都的,听他们说话很亲切,因为我女儿一家就在成都。
办理了入住,叔侄俩热情地推荐我们先到木府参观。木府坐落在丽江古城里,曾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府衙,如今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,供游人参观。我们踩着斑驳的石板路,穿过热闹的集市小巷,来到不起眼的木府门前。门票70元,我们享受了半价优惠。进入大门,眼前豁然开朗,门里开阔的广场与门外狭窄的小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游人陆续来到广场,工作人员提醒大家集中一些,会有景区的导游带领大家参观并免费讲解。这算是意外的惊喜。
图片
讲解员是地道的纳西姑娘,穿着其传统的民族服饰,却讲着流利的普通话。跟随她走向木府的宏伟建筑时,我们真有点参观北京故宫的感觉,看来,“北有故宫,南有木府”的说法是有道理的。
木府始建于明朝时期,因战乱等原因,几经不同程度的损毁,已见证了几百年社会的沧桑变迁。1996年丽江发生7.0级地震,木府受损严重,经过重建,1998年改为古城博物馆。木府是一座壮丽的建筑艺术园,它融合了滇西北民族建筑和明代中原建筑的精髓,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。主要建筑有木牌坊、石牌坊、议事厅、万卷楼、玉音楼等,大多外观气势恢宏,内饰庄重奢华,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。在讲解员的导引介绍下,木府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。其实,木府的讲解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导游人员,而是纳西族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,她们娓娓道来,讲述了木府的故事,把木府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呈现出来,让人受益匪浅。
图片
三清殿是讲解员引导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,也是木府的制高点。殿前风景如画,与庄严的建筑既形成对比,又互为映衬。站在这里,俯瞰木府及丽江古城全貌,甚感震撼。古城没有围墙,相传是因为木氏土司觉得建围墙会成“困”字而不吉利,听来有趣。但不论传说真假,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,确实是一座独特的气势恢宏的古城,它体现的是包容和开放,就像它的文化一样多元。它能让人感受到没有隔阂的氛围,享受到旅行的乐趣。
木府,是纳西族文化博物馆,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深感不虚此行。这里还是电视剧《木府风云》的拍摄地,几百年前纳西木氏土司统治时期的故事很吸引人,甚至让人按捺不住地回到酒店便搜出电视剧来观看。剧中展现了家族内部争权夺势的恩怨情仇,还歌颂了木府的民族精神,让人仿佛走进了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,领略到丽江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白天的丽江古城,相对比较安静祥和,阳光洒在青砖灰瓦上,各种花草点缀在没有喧嚣的路边,漫步其间,能尽情享受慢生活的节奏。而晚上的丽江古城则是另一番景象:振兴街的灯笼亮起,大石桥附近的樱花餐厅格外迷人,四方街热闹非凡,新华街的酒吧传出悠扬的乐声。游人如织,络绎不绝,都在尽情地感受着古城的繁华与祥和。妻子走进一家服装小店,买了一件纳西人的花披肩,算是留个纪念,也可以用来应对丽江夜晚的凉意。
图片
在打车去古城南门的时候,网约车司机一开口,我便说:“师傅好像是湖南人。”司机纳闷,问我怎么知道他是湖南人?我说我听出了他的湖南味儿的口音。他说他的祖上是湖南邵阳人,几百年前就成了丽江人,但他从来没有去过湖南,这回该轮到我纳闷了。他介绍说,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采取移民混居的方法来掌控云南少数民族势力,先后迁往云南的汉人达300万之多,他的祖上就是那个时候来到丽江的。嚯,一个汉人服从皇命,远离故土,来到纳西族地区定居,繁衍生息许多代,其后人依然保留着家族的口音,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传承啊!朱元璋以文化渗透达到控制和实现民族融合,这是一个大手笔,令人赞叹。司机师傅快人快语,热情洋溢,他还主动介绍丽江古城的基本情况,让人心生温暖。一辆网约车就是城市的一个窗口,而司机师傅就是这个窗口的主人,窗口虽小,影响很大,他的优质服务能让游客感动,这不愧是旅游城市该有的样子。
如果说丽江古城因过多地融入了当下的商业气息而热闹非凡,那么,束河古镇则显得有些“陈旧”,它仿佛是从茶马古道上截取的一段岁月印迹,展示着悠远的沧桑和厚重。
图片
束河古镇是纳西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,有上千年的历史,也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。它见证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也经历了一次次的繁荣与变迁。古镇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民俗文化,如东巴文字、纳西古乐等。作为旅游胜地,它相对比较安静,呈现出原生态的风貌,具有独特的魅力。它依山傍水、风景秀美,周边绿树环绕,街上古朴袭人。漫步石板路,参观特色铺,听马背铃声,赏民族工艺,充分享受休闲时光,让内心彻底安静下来,这是何等的惬意!
图片
来到丽江,必须要品尝美食,而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当属腊排骨。许多腊排骨火锅店生意火爆,餐桌从屋里延伸到屋外,桌上冒着香浓的蒸汽;墙上挂满了大片的排骨,它们已经腌制好正在风干,随时可以成为锅中美味。在束河古镇吃了一顿,回到酒店感觉欲犹未尽,馋虫随之而来,第二天在美团上找到附近一家相对便宜的腊排骨火锅,于是速速前往。
这个店有些偏僻,店里只有两桌客人,也只有老板一人在忙活,难怪便宜。女老板笑脸相迎,听说是美团购餐,同样热情洋溢。腊排骨和配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,很快便打火开吃。两人餐的腊排骨份量不小,非常实惠,而且超级美味。老板是地道的纳西族中年妇女,她主动招呼我们,知道我们是来旅游的,便主动介绍丽江的气候特点,丽江早晚温差大,中午要防止晒伤。她还问需不需要加饭菜,我们说吃得太饱了、太好了。她又介绍说,这个门面是她自己家的安置房,现在是旅游淡季,一个人做,费用低,不求赚多少钱,随便应付一下即可,等到了旺季,她会发动家里人来忙活。她很健谈,而且普通话说得也不错,她真心希望客人在美团上给个好评,对于她的好客和热情,我必须好评,必须点赞。丽江形象展示表现在方方面面,当然也包括这个不起眼的小店,它让游客深感亲切。
图片
几年前的夏天,我到过大理,那可是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的地方。那部老电影《五朵金花》,不仅讲述了白族青年的爱情故事,更是展现了大理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。游过大理,本应顺便去一趟不远的丽江,却因故耽误了行程。几年后的今天,我终于踏上了丽江的土地,算是弥补了心中的遗憾。
大理和丽江,同为古城,各具特色。如果说大理是一首悠扬的民谣,那么丽江就是一支华丽的圆舞曲;如果说大理是一幅大气的山水画,那么丽江就是一首婉约的抒情诗。丽江的丽,绝非高高在上的艳丽,而是和蔼可亲的清丽,古韵中不乏风情,浪漫中透着朴实,让人难以忘怀。
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,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【企鹅号】、【360图书馆】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。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门户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